唯有书香留岁痕
□王雪莹
字数:1785
2023-05-10
版名:悦读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深化全民阅读活动”。这是继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历史性地写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以来,“全民阅读”第二次被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
何为全民阅读?就是要让全社会的人都能参与到阅读中来,在全社会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氛围。毛主席曾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能一日不读。”
我小时候,互联网不发达,网上阅读也还没有普及,我最喜欢做的事就是跟着外婆去超市。跟大多数孩子不同,我总是直奔图书区,找到那本上次没有看完的书,旁若无人地读起来。因为想要的书太多,所以经常被要求“这次不许再买书了”。怎么办?有好几次我都当着人家的面把书故意撕掉一角,被损坏的书是要照原价购买的,因此我也得到了很多本“缺了一角”的书。
现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阅读的渠道、方式和内容都被大大拓展,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该如何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增加知识储备,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阿根廷著名作家博尔赫斯说:“如果有天堂,那应该是图书馆的样子。”漫步在校园里,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浓厚的书香气息。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阅读无处不在。每个学期,我们学校都会发放读写训练手册,鼓励同学们多读书,多思考,把阅读中的收获和感想写下来,并举办读书笔记展览活动,选出优秀读书笔记,在学院公开展览。在“快餐式阅读”盛行的时代,这样的方式无疑让我们对书籍有了更深入的思考,让阅读留下属于每个人独特的痕迹。学院由学生主办的刊物《咸阳学苑》,面向全体学生广泛征集原创文章。自2005年以来,已经连续出刊56期,发表了2000多篇文章。在《咸阳学苑》,你能看到同学们对生活的真切感悟,对生命的深情歌颂,对文学的执着追求……我们用青涩而真挚的笔触,探索着缤纷的世界,浩渺的宇宙,深邃的思想。除此之外,各种朗诵比赛,演讲比赛也接连举办。在这些活动中,我们形成了“自觉阅读”“崇尚阅读”的理念,我们每个人都是“全民阅读”的实践者,都是“阅读文化”的传承者。
前不久看到一则报道,标题是《中国人的阅读危机,真的来了吗?》,报道中提到:去年发布的《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国成年国民网上活动行为中,以阅读新闻、社交和观看视频为主,娱乐化和碎片化特征明显,深度阅读行为占比偏低。全民阅读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口号,它已经上升为国家未来发展的战略要求,全民阅读是否普及,直接影响着国家文化、信息、科学技术、教育等软实力的竞争。
作为一名师范院校的学生,作为一名未来的人民教师,我们更应该以个人之举,践行“全民阅读教师领航”,打造书香社会。首先,我们应该尽可能地深度阅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某种程度上,我们正面临“深度阅读”危机。虽然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都在提高,但我们阅读的书往往都太浅了,大量是比较实用的教辅材料,而那些对修养有利、能陶冶性情的经典作品读得并不多。就我个人而言,我读书比一般人都要慢很多,一方面是因为当真正遇到一本好书,会舍不得一下子读完,它的每一个用字、每一处措辞都显得那么精妙绝伦,恰到好处,完全值得反复咀嚼个中滋味。另一方面,一本真正有深度的书,就像一座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的冰山,需要我们带着头脑研读。我很喜欢边读边思考,揣摩作者写作时的心境,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试着阐发出一些感悟,这是我读书过程中最大的乐趣。我乐此不疲地做这件事,且收获颇多。所以,我建议大家带着思考和争论去阅读,一边从书中吸取营养,一边借助书籍释放思考。其次,我们要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能进行系统化阅读的时间逐渐被压缩,而智能手机的普及让手机阅读成为一种风尚。地铁上、排队时、等车间隙,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碎片化的时间,阅读一些短小精美的文章,或某些文章片段,提高时间利用效率的同时,也能在潜移默化中丰富阅读涵养。最后,我们要积极参与到各项与阅读有关的活动中去,不仅要把“全民阅读”内化于心,更要外化于行。在活动中更好深化对“全民阅读”的认识,践行“自觉阅读”“崇尚阅读”的理念。
最是书香能致远,唯有书香留岁痕。决定人容貌的,我想不只是基因和岁月,读书也算一件。抱道不曲,拥书自雄。在这个物质生活极其繁荣同时社会压力日趋繁重的今天,我们仍要相信阅读的价值和意义,在读书中与自己对话,在读书中审视自己。愿我们都能读万千书籍,解天地芳华。
何为全民阅读?就是要让全社会的人都能参与到阅读中来,在全社会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氛围。毛主席曾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能一日不读。”
我小时候,互联网不发达,网上阅读也还没有普及,我最喜欢做的事就是跟着外婆去超市。跟大多数孩子不同,我总是直奔图书区,找到那本上次没有看完的书,旁若无人地读起来。因为想要的书太多,所以经常被要求“这次不许再买书了”。怎么办?有好几次我都当着人家的面把书故意撕掉一角,被损坏的书是要照原价购买的,因此我也得到了很多本“缺了一角”的书。
现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阅读的渠道、方式和内容都被大大拓展,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该如何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增加知识储备,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阿根廷著名作家博尔赫斯说:“如果有天堂,那应该是图书馆的样子。”漫步在校园里,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浓厚的书香气息。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阅读无处不在。每个学期,我们学校都会发放读写训练手册,鼓励同学们多读书,多思考,把阅读中的收获和感想写下来,并举办读书笔记展览活动,选出优秀读书笔记,在学院公开展览。在“快餐式阅读”盛行的时代,这样的方式无疑让我们对书籍有了更深入的思考,让阅读留下属于每个人独特的痕迹。学院由学生主办的刊物《咸阳学苑》,面向全体学生广泛征集原创文章。自2005年以来,已经连续出刊56期,发表了2000多篇文章。在《咸阳学苑》,你能看到同学们对生活的真切感悟,对生命的深情歌颂,对文学的执着追求……我们用青涩而真挚的笔触,探索着缤纷的世界,浩渺的宇宙,深邃的思想。除此之外,各种朗诵比赛,演讲比赛也接连举办。在这些活动中,我们形成了“自觉阅读”“崇尚阅读”的理念,我们每个人都是“全民阅读”的实践者,都是“阅读文化”的传承者。
前不久看到一则报道,标题是《中国人的阅读危机,真的来了吗?》,报道中提到:去年发布的《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国成年国民网上活动行为中,以阅读新闻、社交和观看视频为主,娱乐化和碎片化特征明显,深度阅读行为占比偏低。全民阅读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口号,它已经上升为国家未来发展的战略要求,全民阅读是否普及,直接影响着国家文化、信息、科学技术、教育等软实力的竞争。
作为一名师范院校的学生,作为一名未来的人民教师,我们更应该以个人之举,践行“全民阅读教师领航”,打造书香社会。首先,我们应该尽可能地深度阅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某种程度上,我们正面临“深度阅读”危机。虽然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都在提高,但我们阅读的书往往都太浅了,大量是比较实用的教辅材料,而那些对修养有利、能陶冶性情的经典作品读得并不多。就我个人而言,我读书比一般人都要慢很多,一方面是因为当真正遇到一本好书,会舍不得一下子读完,它的每一个用字、每一处措辞都显得那么精妙绝伦,恰到好处,完全值得反复咀嚼个中滋味。另一方面,一本真正有深度的书,就像一座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的冰山,需要我们带着头脑研读。我很喜欢边读边思考,揣摩作者写作时的心境,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试着阐发出一些感悟,这是我读书过程中最大的乐趣。我乐此不疲地做这件事,且收获颇多。所以,我建议大家带着思考和争论去阅读,一边从书中吸取营养,一边借助书籍释放思考。其次,我们要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能进行系统化阅读的时间逐渐被压缩,而智能手机的普及让手机阅读成为一种风尚。地铁上、排队时、等车间隙,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碎片化的时间,阅读一些短小精美的文章,或某些文章片段,提高时间利用效率的同时,也能在潜移默化中丰富阅读涵养。最后,我们要积极参与到各项与阅读有关的活动中去,不仅要把“全民阅读”内化于心,更要外化于行。在活动中更好深化对“全民阅读”的认识,践行“自觉阅读”“崇尚阅读”的理念。
最是书香能致远,唯有书香留岁痕。决定人容貌的,我想不只是基因和岁月,读书也算一件。抱道不曲,拥书自雄。在这个物质生活极其繁荣同时社会压力日趋繁重的今天,我们仍要相信阅读的价值和意义,在读书中与自己对话,在读书中审视自己。愿我们都能读万千书籍,解天地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