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社协同育人路径建构

□程 艳

字数:1559 2024-07-28 版名:教育理论
  在当今社会,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社会结构的演变,家庭、学校和社会在教育过程中的角色和功能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单靠学校一家之力主导的传统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在多元化的教育需求。因此,家校社协同育人这一理念也更加受到重视。
  一、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意义及重要性
  1.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意义
  家校社协同育人是一种综合、系统的教育理念,它致力于整合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家校社的深度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教育环境和更丰富的学习体验,使他们在知识、技能、情感、社会交往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同时,家校社共同育人还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优化教育环境,改进教育方法,从而提高整体的教育效果。
  2.家校社协同育人的重要性
  教育部基础教育家庭教育指导专委会秘书长边玉芳老师曾说过:“明确学校、家庭、社会的育人职责,促进三方各展优势、密切配合,形成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切实增强育人合力,是健全共同育人机制,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二、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路径的建构
  1.明确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在协同教育中的定位
  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家庭、学校和社会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是基础,关注孩子日常生活中的习惯养成和品行培养;学校教育则是主体,负责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并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社会教育则作为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延伸与补充,通过各种社会活动和公共文化机构等,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会。
  2.家校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机制建立
  家校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作是提升教育质量的核心。通过定期的家长会、家访等渠道,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家长也可以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此外,学校可以设立家长委员会,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管理和活动策划,增强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参与感。家长和教师之间应保持及时、有效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3.学校与社会的合作模式创新
  学校与社会的合作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学校可以邀请不同行业的专业人士来校授课,分享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社会的各种活动中,如志愿者服务、文化活动等。这样的合作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际操作能力。
  4.家校社共同参与的教育评价体系构建
  构建家校社共同参与的教育评价体系是实现协同育人的重要一环。这一体系应包括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和社会评价等多个方面。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成长情况,为进一步的教育提供依据。
  三、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活动设计
  1.设计活动
  我们可以通过志愿+公益的方式,社区联合学校以及家庭。组织家长陪同孩子参加社区公益活动,请社区的专业人士辅助指导。活动可以选择如:为环卫工人制作早餐、帮忙打扫儿童福利院等。
  2.可能实现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成果
  这种活动方式让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参与,加强了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合作,形成了一种良性的互动机制。通过共同参与活动,可以增进亲子关系,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兴趣和特长,从而更好地指导和支持孩子的发展。通过参与活动,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激发关爱他人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四、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政策建议与保障措施
  1.政策层面
  政府可以为志愿活动提供一些帮助,鼓励社会参与,吸引企业、社会组织等参与教育活动和教育设备建设。建立和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的保障机制与相关政策,整合各方教育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宣传推广,增强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家校社协同育人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
  2.学校层面
  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如开展家长会、组织亲子活动等。提高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联系与合作。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完善教学方式。
  3.家庭层面
  对孩子的道德和心理进行教导,培养孩子的生活技能等。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沣东第三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