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新课标对法律要求的落实与完善

□管 华

字数:2937 2024-08-11 版名:理论
  新课标体现国家意志,是教学、考试和课程实施的基本依据。在法律性质上,新课标属于行政规范性文件,其效力低于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应当落实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要求。
  已有关于新课标的研究集中于对它的解释与实施,就新课标与我国现行法律体系的关系,并无相关研究。在新课标修订和审议过程中,有关部门和机构似乎并未全面梳理现行法律体系明确要求纳入义务教育的内容。因此,新课标不可避免地,存在对我国法律体系中明确要求纳入义务教育课程内容的遗漏。运用课程标准落实法律的要求,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法律要求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的内容
  此处的“法律”是广义的,包括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法律(决定或决议)、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和教育部制定的规章。国家机关、其他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开展的“社会教育”“批评教育”和不要求纳入学校教育的“宣传教育”,与新课标无关,不予考虑。
  人大立法要求纳入学校教育的事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法律,仍然有效的共302部。《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是义务教育学校应遵循的基本准则,集中规定了国家对教育教学的要求,是新课标制定的依据,其内容往往能够在新课标中得到较好的体现。同样集中规定国家对学校教育内容要求的,还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其余299部法律,要求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的内容颇为不少。
  教育行政法规要求纳入学校教育的事项。人大立法已有规定外,5部教育行政法规增加了新的要求纳入学校教育的内容。
  截至2024年3月20日,由教育部制定、现行有效的规章共48部。10部教育部规章在前述法律、行政法规基础上,对学校教育事项进行了细化补充。
   ◢法律要求纳入义务教育教学的内容
  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的核心和基础,对于法律要求“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且应该纳入义务教育教学的内容梳理如下。
  人大立法要求纳入义务教育教学的内容。涉及要求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内容的46部法律中,与义务教育教学有关的法律占绝大多数。42部法律、3件决议中的相关内容应当纳入义务教育。
  法规规章要求纳入义务教育教学的内容。涉及要求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内容的5部教育行政法规中,4部教育行政法规要求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的内容,均对义务教育适用。
  涉及要求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内容的10部教育部规章中,5部教育部规章的相关要求应纳入义务教育学校教学。
   ◢义务教育新课标对法律要求的落实与遗漏
  对标法律、法规和规章对义务教育内容的要求,即可发现义务教育新课标存在的遗漏。
  健康教育
  在健康教育上,新课标不存在遗漏。但在个别事项上,新课标实施的力度与法律要求有一定差距。《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要求学校利用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生命。新课标中提及艾滋病的只有生物学“教学提示”建议“收集艾滋病的预防资料”。但根据《课程方案》“教学提示”仅具有指导性,不具备强制性,不是必须开展的内容。
  生命安全教育
  在生命安全教育上,新课标基本覆盖了法律要求的消防、交通、游泳、用水、用电、用气、实验用品、校园欺凌、自我保护、应对突发事件和防范性侵性骚扰等多方面,但缺失应对突发事件的演练和反恐怖主义教育。
  生态环境教育
  在生态环境教育上,新课标基本覆盖法律要求的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具体到可再生能源、垃圾分类、湿地保护和野生动物保护等方面,但未明确包括《森林法》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分别要求的“森林资源保护教育”和“其他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教育。与前者最相关的是英语附录语篇“TreeHeros”、地理附录示例“讨论巴西热带雨林开发的利与弊”以及科学课程内容的“关注濒危植物保护”。以上三处都不必然包含“森林资源保护”,附录也不具有强制性。与后者最相关的是英语附录语篇“GoingGreen”、化学“教学提示”建议参观“三废”(含固体废弃物)处理设施。附录和教学提示仅具有指导性,未达到法律所要求的力度。
  法治教育
  在法治教育上,新课标具体到法律要求的禁毒、应急、敬老、家庭美德、男女平等、预防犯罪、慈善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未成年人保护等方面,但遗漏了《反家庭暴力法》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分别要求的“反家庭暴力教育”和“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制教育”。《道德与法治》要求“孝敬父母”“感恩长辈”,恰恰可能放任家庭暴力;要求“尊老爱幼”,属于道德要求,不必然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修改完善义务教育新课标的建议
  新课标颁布于2022年,优化了课程内容,反映了社会变化、科技进步和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是一部充满时代精神的课程标准。对法律要求有所遗漏的,应遵循新课标自身的逻辑,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则加以完善。
  补充艾滋病预防教育
  《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要求开展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目的是“引导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生物学要求参与艾滋病的宣传更多的是为了预防传染病。比较而言,道德与法治第四学段“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本身就包括“掌握青春期性心理知识”“观看青春期性教育科普影视”“敬畏生命”“感悟生命的美好”。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中增加预防艾滋病教育更为合适,写在课程内容中,也避免了力度不足的问题。
  补充突发事件演练和反恐怖主义教育
  法律要求的突发事件演练,在周期上要求定期演练,在事项上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大型集体活动和校车安全多方面。由于关联较多,需融入道德与法治、体育与健康、科学、地理等多门课程。
  恐怖活动的预防和应急可作为应对突发事件及其演练的一个子项目,纳入突发事件应对的范畴。
  增加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和森林资源保护的内容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要求学校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以及其他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知识普及和教育”。新课标中科学、生物学、化学都涉及垃圾分类。比较而言,科学课程在两个学段的内容中明确包括垃圾分类和减量回收,而生物和化学仅仅分别将垃圾分类回收、参观处理设施作为教学提示之一,在内容和力度上明显不及科学。因此,在科学课程内容“垃圾分类”后增加“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知识”是落实法律要求的最便捷的办法。类似的,各门课程中,唯有科学课程内容明确包括“野生动物和濒危植物保护”,与“森林资源保护”关系最密切,将“森林资源保护”补充进科学课程也是最便捷的办法。
  增加反对家庭暴力、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内容
  《反家庭暴力法》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分别要求学校开展“家庭美德和反家庭暴力教育”和“敬老、养老、助老的道德教育和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制教育”。
  所有课程中,只有道德与法治的课程目标包括家庭美德和了解未成年人权利,课程内容包括“感恩父母”“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生命”。在道德与法治中增加反对家庭暴力和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内容是最合适的。
  通过上述增补,新课标可全面落实法律对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教学内容的要求。与此同时,我国走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的新时代,不仅制定了大量新的法律,而且对现有法律频繁修改,不可避免地对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教学内容提出新要求。由于课程标准修改不易,导致大量法律要求得不到落实。为此,应建立课程内容和法律要求的随动机制。同时,由于立法规定不可能过于具体,课程标准不可能随时变动,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也应积极作为,在法律对学校教育教学提出明确要求,但尚未纳入课程标准的内容上,采取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和管理育人等方式予以落实。
  (据《中国教育学刊》,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