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心底的那片苍翠

——游览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基地有感

字数:1142 2024-08-14 版名:旅途·研学
  □朱泰辰
  伫立于毛乌素沙漠边缘,极目远眺,郁郁葱葱的树木映入眼帘,百万亩计的林海涌动着、翻滚着、伫立着。夏日的热流,裹挟着那份生机,从绿色的海洋中奔腾而出,猝不及防地扑面而来。略显聒噪单调的蝉鸣和乌啼声,时不时从林中传出来,萦绕在我的耳畔,久久难以驱散。面对眼前的场景,再看看手中的一张老照片,眼角莫名有些湿润……
  历史上,毛乌素也曾算个好地方。公元5世纪初,毛乌素水草丰美,土地肥沃,风光宜人,是极好的天然牧场,也曾是匈奴的政治、经济中心。可随着时间的流逝,环境的变迁,随着人类一次又一次地过度放牧、毁林开荒……毛乌素褪去了嫩绿的外衣,笼上了代表干旱与死亡的黄沙。4.22万平方公里的荒漠,0.9%的植被覆盖率,似乎都象征着毛乌素已注定被时代所抛弃,注定永远蒙上死亡的阴霾,注定无法变回原来的模样……可令我没有想到的是,短短五十余载,毛乌素沙漠竟改头换面,重新穿上生命的绿装!这怎么可能?这是如何办到的?怀着诸多疑问,我跟随学校的步伐,深入毛乌素,走进补浪河,踏进治沙连的营房,了解了那些轰轰烈烈的往事。
  驻足展览馆,聆听先辈故事,讲解员铿锵的话语回响在耳边,豪迈的家国情怀激荡在我的心中。1974年,54位平均年龄仅有18岁的姑娘们,为响应国务院、林业部“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的伟大号召,提起铁锹和钢枪,走入茫茫大漠,拉开了一场战天斗地,治沙抗旱的世纪大战帷幕,谱写了一部可歌可泣而又扣人心弦的史诗,五十余年的艰苦付出,十四任连长的薪火传承,三百多人的前仆后继,0.9%至25%的伟大跨越……这一路上,磨难很多,姑娘们迎难而上,挫折不少,姑娘们奋力抗衡,这百万亩林海,又岂止是简单的林海?那其中包含多少姑娘们的心血与青春!
  跋涉于大漠,又是另一派风光。生平第一次踏入沙漠,尽管事先早有准备,可我还是低估了沙漠的危险与恐怖。真实的沙漠不似“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那般雄丽瑰奇;也不像“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那般清冷寂寥。徒步大漠,毒辣的太阳无情地照射着我,滚滚的风沙狠狠地啃噬我的面颊。缺水、疲惫、中暑……无穷的风险威胁着我,令我不敢轻举妄动。站在沙丘上,远眺连绵辽阔的大漠,脑中不知为何浮现出了《吊古战场文》: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
  不得不说,毛乌素现存的沙漠,比起古战场,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转念一想,民兵姑娘们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能坚持数十载之久,而我仅触其皮毛就不能坚持,不由得自惭形秽……
  人们常说:“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这一次女子民兵治沙连基地之行,我感触颇多,从今往后,我一定要在学习和生活中发扬治沙精神,用汗水浇灌出满园的花朵,用奋斗书写育人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