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路径探索

□白彩艳

字数:1597 2024-08-25 版名:教育理论
  在当今知识本位教育向素养本位教育转型的大环境下,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已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关注和研究。新一轮的新课程改革要求“各科教师要积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设计跨学科学习活动”,旨在打破学科与学科之间的教育壁垒,构建横向关联、纵向融通的课程体系。下面我将在探讨当下跨学科学习的现实困境的基础上从学习内容规划、跨学科知识整合、差异化学习任务设计三个方面提出跨学科学习的实践路径。
  一、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现实困境
  跨学科主题学习在实施的过程中面临重重困难,主要来自这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素养发展诉求的转变。目前,学生知识学习与素养培育严重脱节,导致小学语文教学已经难以承担起构建符合未来社会要求的知识体系,这就需要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将焦点由“知识习得”转向“如何利用语文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现实问题”,才能满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迫切诉求。二是受精力不够、难度较大、课时不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师的跨学科实践难以全面落地。通过调查和访谈发现,能主动尝试开展长周期、系统性跨学科学习活动的教师少之又少,多数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遇见跨学科问题时,会选择一笔带过,或是将跨学科任务以课后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尽管一部分教师曾产生过开发、设计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课程的想法,但不知道如何开发,最终都选择了放弃。即便有少数教师尝试开展跨学科学习,但都不同程度上存在知识主题的拼接缺乏内在逻辑关联、教学目标不够清晰合理以及虚假跨学科等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
  二、指向核心素养的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路径
  1.整体规划跨学科学习内容
  跨学科学习周期没有限制,但一般内容复杂的、学科整合度高的跨学科学习,1-2课时是无法完成的,需要师生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为了体现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的结构化、层次化、进阶性和连贯性,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跨学科学习内容的顶层设计时,既要考虑到不同年级以及同一年级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认知特点,还要考虑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以及跨学科的协同组团式教务安排,避免学习内容出现重复的情况。唯有如此,才能形成持续开放、横向联系、纵向融通的跨学科学习内容体系,从而循序渐进地促进核心素养目标的达成。
  2.基于真实的问题情境解决整合多学科知识
  在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过程中,真实的问题情境往往是复杂且多变的,无法用一个学科知识来顺利地解决。基于此,教师需要结合学科课程标准,基于学生已经习得的知识,引导其将已习得知识与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进行提炼、归纳、整合,促进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经验、方法、思维去寻找新旧知识、不同学科知识间的逻辑关联,进而形成严密的、完整的思维框架。在开展跨学科语文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可以基于教学目标、学生学习能力、学科特点以及学科知识之间的内部关联设计多个问题链,以引导学生学会整合、理解和应用多学科知识;另一方面,也可激励学生基于问题情境从跨学科学习的角度探索解决方案,形成子问题链,当子问题被逐个突破,那么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意义关联、深度理解和实践重构便可在跨学科学习活动中实现了。
  3.设计差异化任务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跨学科主题学习中的学习状态一般遵循着“无投入—浅层投入—常态投入—深度投入”这一规律。其中“深度投入”是学生参与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最高境界。对此,教育家维果斯基认为,设计差异化任务能够引导学生快速进入一种深度投入的学习状态。教师可依据学生学习兴趣、思维品质、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性设计基础型、提高型、创新型三类差异化的跨学科学习任务,为促进不同学生的学科素养和跨学科素养的整体提升提供一套系统化的教育方案,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可持续发展。
  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以本学科的教学内容为基础,帮助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和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并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整合跨学科教学资源,以引导其运用跨学科知识去探索未来,适应社会。
  (作者单位: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第八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