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中国画巨匠刘文西的艺术历程

□赵雪伟

字数:2956 2024-08-28 版名:文化

刘文西(右)与陕北老乡

  他画出了一个时代。
  1933年,浙江省嵊州市长乐镇水竹村,一个新的生命诞生了,他就是声震当代的画家刘文西。这个崇拜大师达·芬奇的少年后来成为了一生以歌颂领袖与人民为终极艺术追求的艺术巨匠,创造出了代表时代精神的艺术样式,更是黄土画派开宗立派的精神导师。
  少年立志艺为人民
  1946年,少年刘文西在家乡嵊州阳山中学读书,在这里他第一次听老师讲达·芬奇的故事,当时译文是“达文西”。喜爱美术的刘文西想:我也要成为那样的大画家。阳山中学当时的办学条件艰苦,但十分重视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品德。这对刘文西以后的艺术选题具有方向性引导。
  1949年,全县召开第一次庆祝开国大典的主席台上悬挂的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巨幅画像就是刘文西画的,虽然技法还比较青涩,但却令他终生难忘。同年他转学到嵊县中学就读。
  1950年,17岁的刘文西进入陶行知先生创办的育才学校(即行知艺术学校)正式学习美术。课堂上,王琦老师给学生讲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使刘文西开始懂得了要画什么样的画,画与革命与人民的关系,并坚定了他一生的艺术追求——与人民紧密相连。
   情牵圣地艺耕高原
  1957年,刘文西来到延安杨家岭。杨家岭革命旧址是当时中共中央的驻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张闻天、王稼祥等中央领导在此居住过。毛主席在杨家岭居住期间,写了《新民主主义论》《纪念白求恩》《反对党八股》《整顿党的作风》等著作。后来,刘文西到杨家岭遇见了他的农村兄弟景聚才,从此结交为一生的挚友。一个周末,两人相约去了宝塔山,刘文西在宝塔山上画了延安城三道关。画完后就和景聚才跪下磕了头,拜了兄弟。他把这个兄弟放在了心里,也放在了《毛主席和牧羊人》这幅画里。景聚才是千千万万个勤劳、善良、朴实、忠厚的陕北后生的代表,因此刘文西将他融入了创作。景聚才没有想到,他一个放羊人,放着放着就把自己放到了毛主席身边。
  刘文西笔下的黄土高原是西北地区雄浑、淳朴与笃实的精神象征。正如他自己所说:“我爱画劳动人民,尤其是陕北的劳动人民,他们正直、淳朴、厚道、善良。”《毛主席和牧羊人》这幅巨型素描体现出了刘文西扎实的素描造型能力,他善于在历史和现实生活中寻找题材,进行典型化的思考与提炼,并最大限度地用绘画创作能力去刻画人物和协调作品诸要素间的关系,力求达到思想深度和艺术高度的完美统一。这是刘文西青年时期的一个小结,也是他在浙江美术学院学习的一个总结。1960年,《人民日报》发表了刘文西的《毛主席和牧羊人》,毛主席看了说:“文西画我很像,他是位青年画家。”领袖的赞扬充分激发了刘文西的创作热情。
  敬仰领袖艺传精神
  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说:“革命的文艺应当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来,帮助群众推动历史前进。”这句话成为了刘文西创作的出发点。
  刘文西认为现实生活是创作的不竭源泉,他总结为“生活再生活一些,真实再真实一些”。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是他的学习态度。他说:“只继承不发展,继承就失去了意义;只发展不继承,没有学习前人的经验,那么发展也容易空洞无物。站在前人的肩上能够看得更远,就是说前人的经验能够很快充实我们发展的内容。”
  1958年,25岁的刘文西被分配到西安美术学院任教。来到西安后,他如饥似渴地吮吸着十三朝古都的艺术养料。在此期间他曾多次带领学生临摹和考察永乐宫壁画、敦煌壁画和茂陵石雕,还利用给西安美术学院图书馆(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博物馆前身)购买画作的机会把上海、天津、北京等收藏机构的古画看了个遍,有时一天就看上千幅作品,并对买回来的画作进行分类整理,挑选出喜欢的作品进行临摹,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刘文西的笔墨是在继承中发展的,既学习传统的技艺,也根据时代发展和教学需要不断地创新。
  在对西北艺术的考察研究中,刘文西的个人气质也在发生着转变。他是出生在浙江嵊县的南方人。南方的自然环境是湿润、婉约、精细、含蓄的,西北却是干涩、博大、厚重、苍凉的。特别是茂陵石雕这种化繁为简的、极具概括力的艺术表现手法,更加突显了作品的精神气质。刘文西将这些转变自觉地运用到了绘画创作中,于是便有了名动一时的人物画《祖孙四代》。
  29岁的刘文西于1962年创作了《祖孙四代》。画作展现的是陕北普通劳动人民,四个人分别代表了四个时期的四种精神面貌,通过对四代人的刻画,反映了新中国历史变迁的四个时期,他们受到黄土地的孕育和滋养,承载着这片土地醇厚、质朴、脚踏实地的黄土精神。在时代的发展中,滚滚印痕深深地镌刻在四个人身上。代表传统的祖父,代表希望的孙女,家中的顶梁柱父亲,拖拉机手儿子,他们像是从黄土地里长出来的纪念碑,代表着黄土精神代代相传。《祖孙四代》在笔法上呈现出苍劲老辣的线性特征,画面饱满、质朴而热烈,黑白红三色相互搭配,充斥着陕北民间艺术气息,整幅画带有浓厚的黄土高原风格特征。这种洗练的表现手法借鉴了茂陵霍去病墓石雕的风格,且有极强的视觉震撼力。
  《祖孙四代》是纪念碑式的构图,既稳定又富有变化。其中,最高点是父亲,是顶天立地的一家之主和顶梁柱;儿子在第二高点上,是拖拉机手,也是接班人;祖父与孙女相差无几,但是祖父在画面的第三高度上,父亲和儿子隐隐向祖父倾斜,说明祖父是家中的精神支柱。除了对人物的刻画外,地上放置的陶罐、洋瓷碗,父亲手中的铁锹,儿子身后的拖拉机等,都用洗练的笔法将物象的质感表现得恰到好处。
  刘文西在《祖孙四代》中的创新和表现,是对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的融会贯通,吸收运用,是当代人物绘画精神性、表现性、欣赏性的结合。《祖孙四代》是中国美术史上一件经典的作品,刘文西的艺术思想和他的创作理念也成为当代艺术的又一高峰。
  践行信念艺颂时代
  “熟悉人,严造型,讲笔墨,求创作”是刘文西的创作原则。
  刘文西以“主题思想的深刻性,人物塑造的生动性和笔墨技巧的开拓性”确立了自己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
  刘文西近百次深入陕北黄土高原,一生践行“艺术为人民”的宗旨,用脚步丈量黄土高原的山梁沟峁,用画笔绘就陕北人民的精神力量,开宗立派,让中国人物画呈现新气象。
  “他用画笔画活了陕北人群,他画了圆脸、丹凤眼的圆润和神情,他画了方脸、国字脸的刚毅和风采,画出了黄土高原特有的苍茫,画出了黄河黄土孕育的淳朴,他画出了窑洞的灯光和秧歌的激情,也画出了领袖和人民之间的亲情。进而他画活了解放的劳动者的风采,画出了一代中国人的精气神。”许江在《艺术为人民》研讨会上说。
  刘文西一生的写生作品上万件,主要有《毛主席和牧羊人》《同欢共乐》《更喜岷山千里雪》《春天》《支书和老农》等,最后创作了百米长卷《黄土地的主人》,作品长102米,高2.1米,由《黄土娃娃》《陕北老农》《麦收场上》《葵花朵朵》《高原秋收》《红火大年》等十三个部分组成,构图宏伟,大气磅礴,人物生动传神。作品歌颂了劳动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奔向美好生活的辉煌历程,刻画了陕北人民勤劳坚韧、淳朴热情、粗犷豪放的性格特征,极富冲击力和视觉表现力,使人感受到劳动人民蓬勃向上的伟大力量。
  刘文西一生虽然经历了时代的变迁,思潮观念的迭新碰撞,却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文艺思想为指导,坚持走现实主义艺术创作道路,弘扬时代主旋律。他敬仰领袖,热爱劳动人民,扎根百姓生活,其作品由内而外迸发出的民族自豪感深深感染着人民群众。他心中装着的是一块块黄土地和亿万劳动人民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