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语文要素赓续红色基因
——浅谈小学语文革命文化类课文教学
字数:1496
2024-11-10
版名:教育理论
□张 洁
立德树人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类课文是选文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同时这也是很多老师感觉比较难上的一类课文,如何上好这一类课文,如何赋予革命文化类课文新的时代内涵,我浅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一、语文教材革命文化类课文的编排特点
(一)课文选材有时代性
新教材保留了人教版原有教材中经典的革命文化题材,如《狼牙山五壮士》《十六年前的回忆》等,同时体现时代性,增加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各个时期各类爱国主义教育题材,如《七子之歌》《梅兰芳蓄须》《少年中国说》;二是增加了科技迅速发展的当下,我们如何继承和发展革命文化,如《千年梦圆在今朝》《桥》。
(二)主题内容有体系
课文编排上,随着儿童认知水平的发展体现了“循序渐进”“滋润渗透”的编排思路,由单篇逐步向单元过渡,结合语文园地和语文实践活动,体现出体系。如“走近毛泽东”单元的编排,多篇文章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反映领袖人物,以产生“整体效应”。
(三)语文要素有梯度
课文的编排依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采用分散与集中的方式,呈现出螺旋上升的编排方式,在每篇文章中对语文要素的训练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
二、革命文化类课文的教学误区
(一)目标设定缺乏融整性
教材设置革命文化要素呈现出梯度上升的趋势,但由于教师缺少对内容体系、文化内涵的研究,课堂上难免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有的一味追求教学进度,忽视了革命文化的渗透;有的高喊“口号”,却淡化了对语言文字的寻味。这就造成了教学目标设置的肢解与断层,无法达到言意共生。
(二)问题聚焦缺乏向生性
很多革命文化类课文的创作时间距今久远,学生无法深入地感知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人物形象和家国情怀。教学中,很多教师对学生的“认知空白处”和“情感疏离处”视而不见,机械的课堂留给学生的只是空谈。
(三)课程资源缺乏贯通性
教材通过丰富的助学系统、适当的阅读链接以及快乐读书吧等板块,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革命文化主题。事实上,不少教师缺乏对课程资源的全局把握,仅仅停留在对单篇课文的内容理解与情感体悟上,未能兼顾板块之间的勾连。
三、革命文化类课文的教学策略
(一)聚焦语言,落实建构运用
革命文化类课文教学中教师容易把握强烈的思想感情而忽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将革命文化题材课文上成思想品德课。所以在语文课上,教师一定要立足语言文字,聚焦语言,引领学生借助语言文字,在理解内容、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人物形象,学习、运用文章的表达方法。如王崧舟老师在教学《十六年前的回忆》时,抓住词语“反常”展开教学,学生们勾画李大钊同志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的“反常”语句,品读语句,通过“慈祥、耐心、含糊”等词语的对比,引导学生学习语言,体会描写的方法。如在《军神》一课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聚焦“一声不吭”“双手紧紧抓住”“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等这些语言的描写感受刘伯承疼痛的程度。
(二)创设情境,强化情感体验
一些革命文化题材课文,和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距离,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不易与文中的人物产生情感共鸣,增加了教学的难度,教师要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强化情感体验。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适时播放英法联军进入圆明园打砸抢烧的视频资料,激发学生的情感。
(三)拓展资料,加强思想体会
由于大部分革命文化类课文远离当下儿童生活的时代,当小学生的阅读背景知识无法解决理解中的障碍时,需要借助一些背景资料作为“支架”。这些背景资料的介入,要遵循“精准”“适时”和“有度”的原则。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机场小学)
立德树人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类课文是选文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同时这也是很多老师感觉比较难上的一类课文,如何上好这一类课文,如何赋予革命文化类课文新的时代内涵,我浅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一、语文教材革命文化类课文的编排特点
(一)课文选材有时代性
新教材保留了人教版原有教材中经典的革命文化题材,如《狼牙山五壮士》《十六年前的回忆》等,同时体现时代性,增加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各个时期各类爱国主义教育题材,如《七子之歌》《梅兰芳蓄须》《少年中国说》;二是增加了科技迅速发展的当下,我们如何继承和发展革命文化,如《千年梦圆在今朝》《桥》。
(二)主题内容有体系
课文编排上,随着儿童认知水平的发展体现了“循序渐进”“滋润渗透”的编排思路,由单篇逐步向单元过渡,结合语文园地和语文实践活动,体现出体系。如“走近毛泽东”单元的编排,多篇文章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反映领袖人物,以产生“整体效应”。
(三)语文要素有梯度
课文的编排依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采用分散与集中的方式,呈现出螺旋上升的编排方式,在每篇文章中对语文要素的训练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
二、革命文化类课文的教学误区
(一)目标设定缺乏融整性
教材设置革命文化要素呈现出梯度上升的趋势,但由于教师缺少对内容体系、文化内涵的研究,课堂上难免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有的一味追求教学进度,忽视了革命文化的渗透;有的高喊“口号”,却淡化了对语言文字的寻味。这就造成了教学目标设置的肢解与断层,无法达到言意共生。
(二)问题聚焦缺乏向生性
很多革命文化类课文的创作时间距今久远,学生无法深入地感知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人物形象和家国情怀。教学中,很多教师对学生的“认知空白处”和“情感疏离处”视而不见,机械的课堂留给学生的只是空谈。
(三)课程资源缺乏贯通性
教材通过丰富的助学系统、适当的阅读链接以及快乐读书吧等板块,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革命文化主题。事实上,不少教师缺乏对课程资源的全局把握,仅仅停留在对单篇课文的内容理解与情感体悟上,未能兼顾板块之间的勾连。
三、革命文化类课文的教学策略
(一)聚焦语言,落实建构运用
革命文化类课文教学中教师容易把握强烈的思想感情而忽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将革命文化题材课文上成思想品德课。所以在语文课上,教师一定要立足语言文字,聚焦语言,引领学生借助语言文字,在理解内容、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人物形象,学习、运用文章的表达方法。如王崧舟老师在教学《十六年前的回忆》时,抓住词语“反常”展开教学,学生们勾画李大钊同志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的“反常”语句,品读语句,通过“慈祥、耐心、含糊”等词语的对比,引导学生学习语言,体会描写的方法。如在《军神》一课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聚焦“一声不吭”“双手紧紧抓住”“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等这些语言的描写感受刘伯承疼痛的程度。
(二)创设情境,强化情感体验
一些革命文化题材课文,和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距离,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不易与文中的人物产生情感共鸣,增加了教学的难度,教师要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强化情感体验。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适时播放英法联军进入圆明园打砸抢烧的视频资料,激发学生的情感。
(三)拓展资料,加强思想体会
由于大部分革命文化类课文远离当下儿童生活的时代,当小学生的阅读背景知识无法解决理解中的障碍时,需要借助一些背景资料作为“支架”。这些背景资料的介入,要遵循“精准”“适时”和“有度”的原则。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机场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