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挖薄弱校优秀师资”是办学应有的格局
□ 吴维煊
字数:950
2024-11-13
版名:声音
近日,山东省委办公厅、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山东省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实施方案》,明确到2027年,60%以上的县(市、区)达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严禁发达市、县(市、区)和城区学校到薄弱市、县(市、区)及县域普通高中抢挖优秀校长和教师。(11月8日《中国教育报》)
相对薄弱地区的优秀教师被经济发达地区、被优质学校挖走,这种现象并非少数。优秀人才想到更好的地方或优质学校谋求更好的发展,符合“人往高处走”这一逻辑。但是,优质学校发现薄弱学校一个优秀教师,就以优厚的待遇将优秀教师虹吸过来,是对另一所学校的不负责任,这种做法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教育公平,是地地道道的“挖墙脚”行为。
发达地区的学校为何要到薄弱地区挖优秀校长和教师?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认为自己的学校很优秀,理应广纳优秀人才;部分学校“不差钱”,有“挖人才”的资本;部分学校不愿意花时间自己培养教师,就利用走捷径的方式挖其他学校的优秀教师。但是,这些原因只是表象,其根本原因是挖薄弱学校优秀师资的学校缺乏大教育观视域下的办学格局。
每所学校都需要优秀教师,都希望自己学校的优秀教师越多越好。优秀教师哪里来?人才的自然流动是一个方面,其重要途径是学校的培养。如果不注重自身的培养,而是发现一个优秀教师就用高额待遇去“挖”,这种做法早就深受诟病。
薄弱地区办学条件与发达地区相比本就存在差距,要想从薄弱的状态中走出来,需要更多的优秀师资。如果现有的优秀校长及师资再被挖走,就会让薄弱校更加薄弱。所以,对发达地区的学校而言,不仅不应该去薄弱校挖人才,还应以大教育的格局将优秀师资与薄弱校共享。
发达地区的学校如何解决优秀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一要充分利用老中青教师间的传帮带,积极探索校本化师资培养的路径与方法。二要积极为中青年教师提供脱产进修、外出学习及交流的机会,让教师们看到更广阔的教育天空。三要加大校际之间的交流,在相互取长补短中提高广大教师的教学能力。四要抓住毕业季这一时间节点,力争招聘到满意的高校毕业生,并加大对这部分新教师的培养力度。
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校与校之间应相互成就,绝不能不管不顾地只考虑自己学校的发展,特别是优质学校一定要有优质学校该有的教育格局,不要到薄弱学校挖人才,更不要用各种优厚条件广揽其他学校的优秀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