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方法

□武 霞

字数:1535 2024-11-24 版名:教育理论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落实,越来越多的班主任开始注重创新自身班级管理策略,以此让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包括个人学习能力,还包括综合素质,如个人思维、社会责任感以及团队合作能力。这种教育理念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社会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因此,班主任应积极转变班级管理模式,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笔者主要研究班主任如何基于核心素养开展班级管理,并提出具体管理策略,以供参考。
   一、采取民主班级管理模式
  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思维较为发散,但是由于他们年龄较小,行为往往缺乏一定的逻辑性。班主任往往采取集中管理的制度开展班级管理,学生尽管会在刻板的班级管理制度下规范自身行为,但长此以往,难免会对学生的创新思维造成影响。因此,班主任应该让学生了解班级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并且了解身为班级中的一员,每位学生都有责任和义务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之中,从而高效积极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之中。
  首先,班主任可以定期组织班会,让学生就班级事务进行讨论和提出建议。在班会上,班主任可以向学生介绍班级的重要事务,并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感受到自己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从而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责任感。其次,班主任可以设立班级委员会,由学生自己选举产生,并负责处理班级的日常事务和活动组织。班级委员会可以包括学生代表、班级干部和其他感兴趣的学生,他们可以共同制订班级规章制度、安排活动计划,并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事务。通过参与班级委员会,学生可以学习到领导能力、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最后,班主任可以定期开展班级评议活动,让学生对自己和同学进行评价。评议活动可以包括对学习成绩、学习态度、行为表现等方面的评价,学生可以相互交流意见和建议,并共同寻找改进的方法。通过评议活动,学生可以增强自我认知能力,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并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帮助。
   二、加强班主任自身管理素质
  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个人的班级管理素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班级管理的整体水平。班主任只有具有过硬的专业能力才能有效在班级管理中强化学生核心素养。首先,班主任具有良好的班级管理素质有着多样化的好处,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模仿能力,他们在学校中会不由自主地模仿班主任的言行举止,因此,教师需要规范自身的行为,为学生作出良好的榜样。其次,班主任需要有意识地提升自身的情商和沟通能力。他们需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情感,同时能够有效地与学生、家长和同事进行沟通和协调。通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班主任可以更好地管理班级事务,并且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再次,班主任需要提升自身组织和规划能力。他们需要能够有效地组织班级活动、安排学习任务,并且合理规划时间和资源。通过精心地组织和规划,班主任可以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此外,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他们需要能够迅速做出决策,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通过不断地学习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保持班级管理的稳定性和秩序性。最后,班主任也需要不断利用“碎片化”时间去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他们需要了解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掌握班级管理的最新理念和技巧,并且不断地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进步,班主任可以更好地适应教育发展的需求,提高班级管理的水平和质量。
  综上所述,只有立足于核心素养开展班级管理,小学班主任才能够更加有效地引导学生成长。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管理能力和社交技能,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任务。班主任需要不断提升个人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的班级氛围。
  (作者单位:陕西省神木市第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