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智慧教师,上“有度”课堂

□倪超

字数:1665 2024-11-24 版名:知行
  凡事都要有度,历史课也不例外。一堂成功的历史课需要老师恰当地“掌控”各方面的度,做到平衡。度的平衡做好了,教师教得从容,学生学得惬意,对于我们打造高效课堂、幸福课堂大有裨益。笔者在日常听课过程中发现不少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注意到度的平衡,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笔者认为下面一些“度”,需要老师们在教学时智慧地予以把握。
  深浅有度
  有些老师追求有“深度”的课堂,补充大量艰涩难懂的史家著作选段,却疏于解读,学生望而生畏,一节课下来,往往不知所云,收获寥寥。南宁师范大学夏辉辉老师说,“教学内容难度与深度的确定是保障课堂有效性的第一步,就像量身做衣一样,大小不合,再好看也没用。这不但有赖于教师本身的史学功底,更主要的是对学情的分析”。中学课堂不是培养历史学家,不是有深度的课就是好课,当然也不能简单地照本宣科。教师只有课前深入研读教材,阅读相关历史著作,深入理解历史问题,才能在课堂上深入浅出、游刃有余地讲述历史、解读历史。
  一般说来,对选科前的高一学生,一定要侧重基础知识和核心概念,不宜讲得过深,待选科后渐进式地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教法有度
  新课程倡导“动起来的课堂”,于是乎小组讨论、“爬黑板”、辩论、表演情景剧等大量教学形式集中出现在历史课尤其是公开课、评优课上,表面上热热闹闹,但静下心来细细思考,会发现学生身体是动起来了,但脑子却无法静下来深入思考历史问题。高中生与初中生的思维方式不同,已经趋向于逻辑思维,所以对高中教学来讲,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脑子动起来。好的历史课堂应该是以静为主、动静结合的课堂。
  教师如果在课堂上单调地使用一种教学方法,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审美疲劳”;相反,“十八般武艺”轮番上场,各种教学方法集中到一节课上,学生也只能应接不暇,疲于应付。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根据实际需要,科学合理地选择,做到综合、有机、丰富而有实效。一般来说,过程讲述,难点讲解,小问题个别提问,大问题集体讨论。
  收放有度
  教学过程是由师生共同合作完成的,这一过程既包括老师的教也包括学生的学。在学生知识和能力无法企及的地方,教师要“及时出手”引导、点拨、阐释,突出教师教的“主导”地位。比如,学生在学习1929年至1933年美国经济大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时难以理解,教师就要对这一问题进行详细阐释。对于学生能独立完成的任务,教师也一定要尊重学生学的“主体”地位,给他们思考的时间,表达的机会。笔者在讲授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时提到了“杯酒释兵权”,有些学生知道这个故事,就可以让学生讲一讲,然后说一说起到了什么作用。总之,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该放则放,该收则收,能放能收,收放自如。
  补充有度
  新课程倡导“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很多老师误以为教材不那么重要了,大有弱化教科书之势,突出表现为在课件上补充大量课外史料,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度小。实际上教材依然是学生最重要、最基本的学习材料。高中历史教科书正文部分多是历史叙述和历史结论,“学思之窗”“历史纵横”“史料阅读”等楷体字部分以及一些图片、地图、示意图等多是与之相关的史实说明或延伸拓展,体现了史论结合。所以能用课本上的史料说明问题的,应尽量利用课本上的材料。当然如果有更好的材料或例子教师也应毫不犹豫地使用。简言之,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教学需要,灵活使用教材材料,适当补充课外材料,最大限度地为学生理解服务。
  用情有度
  作为人文学科的历史课,自然追求富有生命力和情感的课堂。教师在课堂上表达或渗透情感时一定要真情实感和自然流露,不可人为地刻意拔高。在实际教学中,一些老师为了完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或为了使课堂出现一个“教学高潮”,喜欢在课堂小结时刻意联系某些高大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显得突兀甚至做作。老师要善于利用史实(或史料),适时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做到润物细无声,水到而渠成。
  课堂上教师对深浅、难度等教学因素的智慧把握,体现了教师的授课技艺和水平,这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需要老师们在日常学习和教学实践中深入挖掘,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好地为学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