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中高年级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策略
□ 陈光品
字数:1499
2024-12-01
版名:教育理论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而课内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石和载体,唯有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系统化地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下面笔者以课堂学习为核心探讨小学语文中高年级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的策略,供大家参考。
一、以教材为基础,积极向课外延伸
小学语文新课标提炼了三个层面的六大任务群,其中发展型任务群、拓展型任务群都涉及课内外阅读,教材中的课外阅读篇目也显著增加,这是新课改的必然结果。因此,教师如果能在授课前后找到与课文相关的课外阅读资料,鼓励学生去阅读,让学生去对照故事前后发生的历史时期、作者的创作背景、人物形象特征等,使学生能深刻理解文章内容、感悟作者的情感主线、把握文中的语文要素,从而突破教材的重难点。
例如,在讲授《少年闰土》的过程中,虽然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和独立分析语篇的能力,对人物的描写手法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由于鲁迅先生创作的年代与现代相去甚远,一些词句的表达方式与如今的表达习惯大相径庭,使得他们无法理解作者塑造闰土形象的目的以及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因此教师可在预习环节向学生推荐鲁迅的《故乡》,让学生通过阅读感知中年闰土的形象,并将少年闰土的机敏、勇敢、活泼可爱与中年闰土的迟钝、呆滞、逆来顺受进行对比。如此,学生便能理解其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从而突破教材中的难点问题。
二、注重阅读方法、技巧的培养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只有向中高年级学生传授正确的阅读方法、阅读技巧,才能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品味阅读材料,促使他们将阅读知识、方法迁移至课外阅读中。由于同一种阅读方法、阅读技巧不能适用于不同文体的文本,因此教师在阅读方法的指导方面应该避免“一刀切”,而应注重因势利导,引导学生针对不同的文本采用差异化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例如,对于议论文,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抓住文章的中心论点和论证过程。中心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是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在阅读时首先可以让学生使用跳读法,关注文章的标题、开头和结尾,通过圈点勾画法分析能够直接或间接地揭示文章中心论点的句子。议论文的论证过程通常包括提出论点、展开论证和得出结论三个步骤。其次,在阅读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精读法来了解作者如何运用事实、数据和逻辑来支撑自己的论点,以及这些论证手段是如何相互关联的。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论证思路,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文章。
三、创设游戏教学情境,以趣促读
小学生很多时候都是借助于游戏认识和了解世界的,为了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游戏创设出适合学生的游戏情境。例如,《猴王出世》一文节选自《西游记》,其语言风格较为特殊,文白相间,五年级的学生初步接触古典文学,阅读和理解起来较有难度。为了实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诸如此类的作业:要求学生用简短的语言说说自己知道的《西游记》的故事,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表演课文中的故事,或是从《西游记》原著中选一个组员们最感兴趣的故事,让组长负责组织、安排,组员回家阅读文章并进行表演练习。为了能有出彩的表现,学生们会认真阅读《西游记》原文,自觉地通过查字典等方式扫除字词障碍。如此一来,不仅能消除学生对于阅读古典小说的恐惧和抵触心理,还能实现课内外阅读的有机衔接和整合,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阅读教学中,要提升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结合的有效性,教师不仅要以教材为基础积极向课外延伸,注重学生阅读方法、技巧的培养,还要通过创设游戏教学情境实现以趣促读。唯有如此,才能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作者单位:陕西省镇巴县渔渡镇中心小学)
一、以教材为基础,积极向课外延伸
小学语文新课标提炼了三个层面的六大任务群,其中发展型任务群、拓展型任务群都涉及课内外阅读,教材中的课外阅读篇目也显著增加,这是新课改的必然结果。因此,教师如果能在授课前后找到与课文相关的课外阅读资料,鼓励学生去阅读,让学生去对照故事前后发生的历史时期、作者的创作背景、人物形象特征等,使学生能深刻理解文章内容、感悟作者的情感主线、把握文中的语文要素,从而突破教材的重难点。
例如,在讲授《少年闰土》的过程中,虽然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和独立分析语篇的能力,对人物的描写手法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由于鲁迅先生创作的年代与现代相去甚远,一些词句的表达方式与如今的表达习惯大相径庭,使得他们无法理解作者塑造闰土形象的目的以及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因此教师可在预习环节向学生推荐鲁迅的《故乡》,让学生通过阅读感知中年闰土的形象,并将少年闰土的机敏、勇敢、活泼可爱与中年闰土的迟钝、呆滞、逆来顺受进行对比。如此,学生便能理解其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从而突破教材中的难点问题。
二、注重阅读方法、技巧的培养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只有向中高年级学生传授正确的阅读方法、阅读技巧,才能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品味阅读材料,促使他们将阅读知识、方法迁移至课外阅读中。由于同一种阅读方法、阅读技巧不能适用于不同文体的文本,因此教师在阅读方法的指导方面应该避免“一刀切”,而应注重因势利导,引导学生针对不同的文本采用差异化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例如,对于议论文,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抓住文章的中心论点和论证过程。中心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是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在阅读时首先可以让学生使用跳读法,关注文章的标题、开头和结尾,通过圈点勾画法分析能够直接或间接地揭示文章中心论点的句子。议论文的论证过程通常包括提出论点、展开论证和得出结论三个步骤。其次,在阅读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精读法来了解作者如何运用事实、数据和逻辑来支撑自己的论点,以及这些论证手段是如何相互关联的。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论证思路,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文章。
三、创设游戏教学情境,以趣促读
小学生很多时候都是借助于游戏认识和了解世界的,为了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游戏创设出适合学生的游戏情境。例如,《猴王出世》一文节选自《西游记》,其语言风格较为特殊,文白相间,五年级的学生初步接触古典文学,阅读和理解起来较有难度。为了实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诸如此类的作业:要求学生用简短的语言说说自己知道的《西游记》的故事,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表演课文中的故事,或是从《西游记》原著中选一个组员们最感兴趣的故事,让组长负责组织、安排,组员回家阅读文章并进行表演练习。为了能有出彩的表现,学生们会认真阅读《西游记》原文,自觉地通过查字典等方式扫除字词障碍。如此一来,不仅能消除学生对于阅读古典小说的恐惧和抵触心理,还能实现课内外阅读的有机衔接和整合,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阅读教学中,要提升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结合的有效性,教师不仅要以教材为基础积极向课外延伸,注重学生阅读方法、技巧的培养,还要通过创设游戏教学情境实现以趣促读。唯有如此,才能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作者单位:陕西省镇巴县渔渡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