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背景下高中语文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
□王光佑
字数:2610
2024-12-01
版名:知行
高阶思维是高阶能力的核心,高阶能力主要指创新能力、问题求解能力、决策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高阶思维能力集中体现了知识时代对人才素质提出的新要求,是适应知识时代发展的关键能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和《中国高考报告(2024)》都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在“三新”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唯有将课堂的着力点放在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上,切实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方能举重若轻、破茧成蝶。
另辟蹊径,高屋建瓴;与教材展开多维对话,让高阶思维之问题探究和求解能力落地生根。
比如,在教李密的《陈情表》时,我不仅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咂摸李密高超的陈情艺术,还启发学生思考:生性残暴、多疑且阴险狡诈的晋武帝为何对李密一忍再忍,不仅不杀他,反而还赐其奴婢,供其乏困呢?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大家明确:首先,李密叙议结合、层层铺垫、环环相扣、无懈可击,不仅“悲情牌”打得十分高妙,而且善于揣度晋武帝的心思,其“常情”足以动人,其“孝理”足以服人。其次,从李密的视角来看,虽说自古忠孝两难全,但祖母而今已九十六岁高龄,他又正值盛年,先尽孝后尽忠也不失为万全之策。再次,从晋武帝的立场来看,之所以要重用李密,不过是想树立李密这个榜样,以此来彰显自己的宽厚贤明。
以上教学实践,通过基于特定情境的审辩活动,能提高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其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的进阶升级,让学生的高阶思维顺利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审慎思辨,拒绝盲从;牵一发而动全身,让高阶思维之批判性和深刻性茁壮成长。
比如,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少老师和学生都对《过秦论·上篇》的主旨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中的“而”的解读莫衷一是,甚至于以讹传讹。
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分组探究这个“而”究竟表达了什么逻辑关系,并结合全文阐述自己的主张和理由。结果绝大多数学生都在“因果”和“承接”之间打转,而且很难自圆其说。
为了帮助同学们顺利解决这个难题,我引导他们思考这几个问题:1.“攻守之势”的主语是谁?这个“势”在文中到底指什么?2.在贾谊看来,秦国“致万乘之势”的原因有哪些?换句话说,在秦“取天下”的“攻”的过程中,到底有没有施行仁政?3.作者对秦取天下和守天下的态度是怎样的?
通过梳理文脉,大家一致同意《过秦论·上篇》中贾谊认为秦国取天下的原因:一是占据地利;二是有商鞅辅佐,变法图强;三是采取了适宜的内政外交政策;四是其富国强兵的政策具有极强的连贯性,几代秦国国君的接续奋斗,一以贯之。显而易见,秦国取天下的过程中,并未实行仁政。
结合《过秦论·中篇》中“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的观点,再联系《过秦论·上篇》全文内容来看,贾谊对秦取天下之策显然是赞赏有加的,其批判的矛头直指秦王朝“守天下”的失当之策。由此可见,文中之“仁义不施”是对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本该施行仁政,让百姓休养生息,却没有与时俱进,仍旧采取暴政策略的批判。从这个意义上说,原文“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应当是“守攻之势异而不施仁义也”的倒装,显而易见,若将句中的“而”理解为“转折”,则非常符合作者之独特匠心,而贾谊之所以把“仁义不施”提前至句首,是为了强调突出秦王朝失天下的根本原因,借古讽今,以引起西汉统治者的高度重视。
因此可以这样调整《过秦论·上篇》观点句的语序:(秦王朝)不施仁义而守攻之势异也,翻译为:因为秦王朝在统一天下之后没有施行仁政,结果导致了它守天下的态势与秦国时“取天下”的攻势完全不一样。由此可见,从文章脉络上看,将“而”理解为“因果”也能说得过去,但必须将句子的主语明确为“秦王朝”。
在以上教学案例中,教者将平常教学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当作宝贵的资源,并适时将这些“堵点”变成修炼内功的切入点,自己先想通悟透,再精心设计几个环环相扣的小问题作为支架,并以此牵引和驱动学生的课堂探究活动,不仅能一石激起千层浪,让课堂焕发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让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落地生根,而且能有效促进自己专业的跨越式成长,收获别样的精彩。
熏风频起,吹皱一池春水;灵光乍现,辉映创造思维。
比如,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第一单元第2课《孔雀东南飞》,我让学生将“责任主体”切分为“受害者”(焦仲卿、刘兰芝)和“加害者”(焦母、刘兄),分别从“责任划分”和“案件裁决依据”这几个角度加以思考,让学生尝试从主审法官的视角,为“焦仲卿和刘兰芝自杀案”写一份“案件裁决书”。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大家得出一致意见:除了大家公认的社会原因(封建家长制、男权社会的不公平)外,个人和家庭的原因也不容忽视。
从焦仲卿的角度看,首先,作为焦家独子,他在婚后本该顾及寡居生母和新媳妇的独特感受,不能以忙工作为由,忽视了婆媳相处中可能面临的种种尴尬。其次,焦仲卿性格之急躁和懦弱也是其婚姻悲剧的重要根源。再次,焦仲卿明知当时被无端“驱遣”对一个女子来说意味着什么,而他居然迫于母亲的淫威,让刘兰芝“暂还家”,自己却先到庐江太守府里去办事。
从刘兰芝的角度来看,首先,其过于高冷刚烈的性格和处世艺术上的欠缺也是导致悲剧的关键。其次,刘兰芝在婚姻生活中没有拿捏好与丈夫“腻歪”的“度”,从而忽视焦母的情感需求,在不经意间掏空婆媳和谐相处的感情基础。再次,刘兰芝嫁到焦家已有两三年,却没有生育一男半女,“香火”问题本身就是一个无法跨越的坎。
从焦母的角度来看,虽说她和刘兄一样,都是封建家长制的典型代表,但其丧夫寡居的特殊身份,也是焦仲卿和刘兰芝的婚姻悲剧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
综上所述,虽说焦刘二人为了捍卫忠贞的爱情而不惜以命相搏,其生命意识的觉醒和刚强不屈的抗争精神令人钦佩,但其处理婆媳矛盾的方式和策略也着实令人叹惋。鉴于此,我让学生利用五一假期,就“婆媳关系”问题在当地展开实地调查,尽可能多地采访当地具有代表性的公公、婆婆、儿子和儿媳。并要求学生结合调查内容,以“如何处理婆媳关系”为话题,写一篇小论文,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以上教学案例中,通过课内外相结合、语文实践和读写相交融的创新设计,不仅能切实提高学生创造性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有效涵养学生思维的敏锐性、深刻性、批判性和创新性等多种高阶特质。毋庸置疑,这样的语文学习,不仅能丰盈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而且在教会学生学习的同时教会他们做人,为他们未来的美好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另辟蹊径,高屋建瓴;与教材展开多维对话,让高阶思维之问题探究和求解能力落地生根。
比如,在教李密的《陈情表》时,我不仅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咂摸李密高超的陈情艺术,还启发学生思考:生性残暴、多疑且阴险狡诈的晋武帝为何对李密一忍再忍,不仅不杀他,反而还赐其奴婢,供其乏困呢?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大家明确:首先,李密叙议结合、层层铺垫、环环相扣、无懈可击,不仅“悲情牌”打得十分高妙,而且善于揣度晋武帝的心思,其“常情”足以动人,其“孝理”足以服人。其次,从李密的视角来看,虽说自古忠孝两难全,但祖母而今已九十六岁高龄,他又正值盛年,先尽孝后尽忠也不失为万全之策。再次,从晋武帝的立场来看,之所以要重用李密,不过是想树立李密这个榜样,以此来彰显自己的宽厚贤明。
以上教学实践,通过基于特定情境的审辩活动,能提高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其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的进阶升级,让学生的高阶思维顺利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审慎思辨,拒绝盲从;牵一发而动全身,让高阶思维之批判性和深刻性茁壮成长。
比如,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少老师和学生都对《过秦论·上篇》的主旨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中的“而”的解读莫衷一是,甚至于以讹传讹。
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分组探究这个“而”究竟表达了什么逻辑关系,并结合全文阐述自己的主张和理由。结果绝大多数学生都在“因果”和“承接”之间打转,而且很难自圆其说。
为了帮助同学们顺利解决这个难题,我引导他们思考这几个问题:1.“攻守之势”的主语是谁?这个“势”在文中到底指什么?2.在贾谊看来,秦国“致万乘之势”的原因有哪些?换句话说,在秦“取天下”的“攻”的过程中,到底有没有施行仁政?3.作者对秦取天下和守天下的态度是怎样的?
通过梳理文脉,大家一致同意《过秦论·上篇》中贾谊认为秦国取天下的原因:一是占据地利;二是有商鞅辅佐,变法图强;三是采取了适宜的内政外交政策;四是其富国强兵的政策具有极强的连贯性,几代秦国国君的接续奋斗,一以贯之。显而易见,秦国取天下的过程中,并未实行仁政。
结合《过秦论·中篇》中“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的观点,再联系《过秦论·上篇》全文内容来看,贾谊对秦取天下之策显然是赞赏有加的,其批判的矛头直指秦王朝“守天下”的失当之策。由此可见,文中之“仁义不施”是对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本该施行仁政,让百姓休养生息,却没有与时俱进,仍旧采取暴政策略的批判。从这个意义上说,原文“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应当是“守攻之势异而不施仁义也”的倒装,显而易见,若将句中的“而”理解为“转折”,则非常符合作者之独特匠心,而贾谊之所以把“仁义不施”提前至句首,是为了强调突出秦王朝失天下的根本原因,借古讽今,以引起西汉统治者的高度重视。
因此可以这样调整《过秦论·上篇》观点句的语序:(秦王朝)不施仁义而守攻之势异也,翻译为:因为秦王朝在统一天下之后没有施行仁政,结果导致了它守天下的态势与秦国时“取天下”的攻势完全不一样。由此可见,从文章脉络上看,将“而”理解为“因果”也能说得过去,但必须将句子的主语明确为“秦王朝”。
在以上教学案例中,教者将平常教学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当作宝贵的资源,并适时将这些“堵点”变成修炼内功的切入点,自己先想通悟透,再精心设计几个环环相扣的小问题作为支架,并以此牵引和驱动学生的课堂探究活动,不仅能一石激起千层浪,让课堂焕发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让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落地生根,而且能有效促进自己专业的跨越式成长,收获别样的精彩。
熏风频起,吹皱一池春水;灵光乍现,辉映创造思维。
比如,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第一单元第2课《孔雀东南飞》,我让学生将“责任主体”切分为“受害者”(焦仲卿、刘兰芝)和“加害者”(焦母、刘兄),分别从“责任划分”和“案件裁决依据”这几个角度加以思考,让学生尝试从主审法官的视角,为“焦仲卿和刘兰芝自杀案”写一份“案件裁决书”。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大家得出一致意见:除了大家公认的社会原因(封建家长制、男权社会的不公平)外,个人和家庭的原因也不容忽视。
从焦仲卿的角度看,首先,作为焦家独子,他在婚后本该顾及寡居生母和新媳妇的独特感受,不能以忙工作为由,忽视了婆媳相处中可能面临的种种尴尬。其次,焦仲卿性格之急躁和懦弱也是其婚姻悲剧的重要根源。再次,焦仲卿明知当时被无端“驱遣”对一个女子来说意味着什么,而他居然迫于母亲的淫威,让刘兰芝“暂还家”,自己却先到庐江太守府里去办事。
从刘兰芝的角度来看,首先,其过于高冷刚烈的性格和处世艺术上的欠缺也是导致悲剧的关键。其次,刘兰芝在婚姻生活中没有拿捏好与丈夫“腻歪”的“度”,从而忽视焦母的情感需求,在不经意间掏空婆媳和谐相处的感情基础。再次,刘兰芝嫁到焦家已有两三年,却没有生育一男半女,“香火”问题本身就是一个无法跨越的坎。
从焦母的角度来看,虽说她和刘兄一样,都是封建家长制的典型代表,但其丧夫寡居的特殊身份,也是焦仲卿和刘兰芝的婚姻悲剧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
综上所述,虽说焦刘二人为了捍卫忠贞的爱情而不惜以命相搏,其生命意识的觉醒和刚强不屈的抗争精神令人钦佩,但其处理婆媳矛盾的方式和策略也着实令人叹惋。鉴于此,我让学生利用五一假期,就“婆媳关系”问题在当地展开实地调查,尽可能多地采访当地具有代表性的公公、婆婆、儿子和儿媳。并要求学生结合调查内容,以“如何处理婆媳关系”为话题,写一篇小论文,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以上教学案例中,通过课内外相结合、语文实践和读写相交融的创新设计,不仅能切实提高学生创造性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有效涵养学生思维的敏锐性、深刻性、批判性和创新性等多种高阶特质。毋庸置疑,这样的语文学习,不仅能丰盈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而且在教会学生学习的同时教会他们做人,为他们未来的美好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