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春秋,只为敦煌
——读《愿为敦煌燃此生:常书鸿自传》
字数:1338
2024-12-11
版名:悦读
□盛新虹
“我不是佛教徒,不相信‘转生’,但如果真的再一次托生为人,我将还是常书鸿,我还要去完成那些尚未完成的工作。”在人生的最后阶段,常书鸿自豪地认为:“我的人生选择没有错,没有一件让我后悔的事。”
我用一周的时间读完了这本20多万字的《愿为敦煌燃此生:常书鸿自传》,彷佛进入了玉门关外那风沙漫漫的地方。我仿佛看到了那飞翔在莫高窟上空婀娜多姿的飞天们,听到了千佛洞九层大佛殿檐角的铁马,在劲风吹动时发出耐人寻味的叮当声。更令我感动的是常书鸿先生以及那些像他一样扎根敦煌,在荒无人迹的沙漠中开辟出一片天地,为保护和弘扬祖国的瑰宝、人类的文化遗产作出了卓越贡献的专家学者们。
此书由常老生前重要文稿、回忆录编撰而成,讲述了他结缘敦煌、保护敦煌的传奇经历,“敦煌女儿”樊锦诗和常老之女常沙娜分别作序。常老是著名油画家、敦煌艺术研究家,在我看来他还是散文家,因为他用优美的笔触书写敦煌散记,抒发自己对敦煌的无限眷恋之情;他以亲切质朴的语言,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极其深情地回顾了一生的心路历程。
自东晋十六国开始,无数的建筑师、石匠、画工和塑匠们,源源不断地在悬崖峭壁上开山凿窟,抹粉刷泥。经过千余年的不断努力,开凿出了1000多个洞窟,绵亘20余里,创造出了一个惊心动魄、伟大瑰丽、举世无双的莫高窟画廊。
常老与敦煌的渊源,要从留学法国开始讲起。1935年,常老在巴黎塞纳河畔的书摊上看到《敦煌石窟图录》。那壁画和彩塑上遒劲的线条、新奇的构图、轻盈的飞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他第一次知道祖国有敦煌。这些令人陶醉的艺术作品使他感到震撼,但是流落异邦又令他愤慨、痛心。凭着一腔强烈的爱国热忱,他感到有责任回到祖国研究、继承和发扬这些伟大的艺术。带着这样的思绪,常书鸿回国,数年后,他接受敦煌艺术研究所所长的重任,举家迁居敦煌。此后五十年,如常沙娜所说:“他后来的命运,包括我们全家的生活都与敦煌紧紧地连在一起,并结下了不解之缘。”
烽烟漫滚,北风卷地,胡天八月即飞雪,人迹罕至,就是彼时的敦煌。对于一个生长在西湖边、浪迹于巴黎的艺术家来说,“横亘着一条多么漫长、难以攀登、嶙峋险阻的山路啊”!仿佛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召唤他,让他毅然奔赴那片充满未知和挑战的沙漠。然而,所谓的甜水井,里面的水煮开喝到嘴里,是又苦又臭、难以下咽的咸水,但这却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唯一一口井。这些并没有影响他看骆驼“在沙地上留下一个接一个莲花瓣似的美丽的足印”。初到敦煌,在经费困窘、自然环境的威胁下,如何建设营地、招募人马,怎么劝阻在洞窟里做饭夜宿并随意毁坏的牧民,又如何与油滑的当地官员打交道?常书鸿为争取有利条件四处奔波,利用一切时机开展对敦煌艺术的临摹研究,先后经历了人间的悲欢离合,其间种种艰辛,令人难以想象。然而字里行间,回首往事,在常老平淡的叙述中,只见苦中作乐,只见他对“敦煌艺术及敦煌一草一木、春夏秋冬景色的热爱之情”。
九十春秋,敦煌五十年,各种标签加诸一身。合上此书,常老的形象在我心中变得无比清晰和高大起来,正因像他这样的祖辈、父辈,献青春,燃一生,才有我们今天的敦煌。这种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对文化事业无私献身的精神,至今仍滋养着我们的思想、我们的心灵。今年是常老离世30周年,谨以此文,致敬“敦煌守护神”——常书鸿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