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本期话题:
禁采家长职务、收入信息,您怎么看?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作出部署。《通知》强调,各地要健全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登记制度,按照材料非必要不提供、信息非必要不采集原则,进一步规范报名信息采集。严禁采集学生家长职务和收入信息,不得利用各类App小程序随意反复采集学生相关信息。(4月2日《北京青年报》)

  学校招生采集信息要有边界
 □卞广春
  从家校互联互通、家校共育的角度看,学校和教师对家长的信息知道得多一点,是可以理解的,有时甚至是很有必要的。譬如,登记学生家长的姓名、手机、家庭地址,能便于家校联系,也是学校了解学生情况、掌握学生个性、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的内容之一。
  不过,学校招生时采集信息不能没有边界,不能想采集什么信息就采集什么信息。不替学生和家长着想,要求家长无条件提供工作单位、职务和收入信息等,学校就可能存在按家长的情况招生、按家长的情况教学,而不是公平招生、因材施教,与公平入学、公平教育存在一定距离。
  学校招生时应按照非必要不提供、非必要不采集原则,规范报名信息采集,平时也不应过度采集家长信息。学校和教师应避免利用职务便利,与学生家长产生教学工作之外的利益勾连,防止和避免学生产生某某家长有能力、有背景的猜疑和议论,引起公众对学校教育、教师教学不公的质疑。
  同时,学校信息采集应当做到有案必查、有责必究。近年来,学校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教育部门应当重视促进教育公平,在积极办好高质量学校教育的过程中,严肃规范学校和教师的行为,从小处着手,从细处作为,让教育更贴近社会需要;也要严肃查处个别教师因家长职务区别对待学生、以家长职务谋取私利,伤害家校合作,污染社会风气的行为,营造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生态。

  向有损教育公平的行为说“不”
  □张立美
  近年来,有不少知名中小学在新生招生入学环节,以促进家校合作为名,直接或间接收集学生家长的职务、收入等信息。学校初衷或许是善意的,可客观影响绝非良善,引起了家长对学校“嫌贫爱富”的质疑,加剧了一些家长的教育不公焦虑。特别是遇到名校学位指标“僧多粥少”的情形,寒门子弟往往不能就近进入知名中小学读书。
  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孩子公平接受教育,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应有之义。然而,当下一个不容忽视的教育现象是家委会成员普遍“非富即贵”,难免给家长留下学校“嫌贫爱富”的感觉。况且,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一些学校、教师存在“嫌贫爱富”的倾向,更多地照顾那些有权有钱家庭的孩子。比如,深圳有一位校长发表过“一低二多三无的低层次家庭”之类的荒谬言论,引起了家长的愤怒。
  教育部明确要求禁止采集家长职务和收入信息,学校和教师对报名学生的了解限于学生本人,能让学校和教师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让招生入学标准回归就近入学的规则上来。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消除学校“嫌贫爱富”现象,保障学生合法权益,有利于消除家长心中的教育不公焦虑。
  让教育回归教书育人本义,消除教育不公焦虑,必须对一切可能有损教育公平的行为说“不”,切实织密政策网络,防范可能出现的教育“嫌贫爱富”现象。

   禁采家长职务收入信息还需跟进处罚机制
  □叶金福
  近年来,各地各学校在招录学生时,擅自采集家长职务、学历、收入等信息的现象时有发生,比如,之前有山西招生“摸底家长官职”,四川招生“家长需带学历”,河北招生“家长需提供工资明细流水”,可谓是一种“奇葩招生”现象。可以说,这种采集家长职务、学历、收入等相关信息的行为,恰恰暴露了学校某些领导和教师“唯官职”“唯学历”“唯财富”的错误思想。
  此次,教育部印发《通知》,明确严禁采集家长职务、收入信息,这无疑是对各地各学校“奇葩招生”现象的一种遏制和纠偏。笔者认为,此举十分及时,很有必要。当然,除了给各地各学校下达严禁采集家长职务收入信息这道禁令之外,还需跟进必要的处罚机制,对那些违规采集家长职务、学历、收入信息的学校领导和教师,不妨通过批评教育、考核降级等多种处罚机制,让其付出应有的代价,倒逼其遵规守纪,不再采集家长职务、收入信息,如此才能让学校招生工作回归本真、回归纯粹。

报社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 710003 陕西教育报刊 版权所有 陕ICP备08105011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