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微缩古建:榫卯之间创奇迹
□胡永胜

  宋代建筑晋祠圣母殿模型

  以径寸之木,承古建之韵。华夏大地上留存着无数古建筑艺术瑰宝,在我们仰望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时,总会感叹于它的创作者们巧夺天工的技艺。微缩木雕建筑技艺,就是以古代建筑为蓝本,以各种名贵原木为原料,保留古代建筑独特严谨的布局结构和优雅和谐的文化内涵,体现古代建筑结构的制作技术。“古建王国”山西就有这样一位以制作微缩木雕模型著称的工艺美术大师刘晓辰,多年来扎根故乡定襄县宏道镇,匠心研艺,开拓创新,传承祖辈的传统技艺,把“木雕微缩模型”做成了前景广阔的文化产业。
  “山西文风数二定,数了定襄数平定,定襄文风数宏道,文化之乡传美名。”宏道镇位于忻定盆地东北边缘定襄、五台、原平三地相交的金三角地带,宏道之名旧时写作“横道”,传说因村前有横亘定襄、五台的大道而得名。清光绪丙子年举人郭岚取其谐音改写为“宏道”,此后一直沿用至今。文化底蕴深厚的宏道镇,孕育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技艺,特别是木雕技艺,400余年来在这里代代传承,历史上就是有名的“木雕之乡”,刘晓辰创办的木雕艺术有限公司就位于宏道镇。
  见到刘晓辰是在他的办公室,他正带领设计师们研究木雕新工艺。随他来到木雕制作车间,仿佛进入了一座大型的微缩木雕博物馆:唐代建筑佛光寺东大殿、宋代建筑晋祠圣母殿等山西古建筑木雕微缩模型精美绝伦、古色古香;唐代名楼鹳雀楼、明代太原双塔木雕微缩模型器宇轩昂、蔚为壮观;桌上摆件山西古戏台、应县木塔微缩木模工艺精湛、精巧至极;还有木雕模型四川汉阙、福建莆田清代戏台等,雕梁画栋、层楼叠榭,让人叹为观止。一位来自高校从事建筑教学的讲师,正在仔细研究陈列的榫卯结构模型,“中国古建筑文化课程里,建筑结构与原理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公司木雕的产品正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他赞叹道,这一座座榫卯结构的木雕微缩模型可依次拆解开来,是大学生学习古建艺术、古建制作工艺最直观最生动的课件模型。
  国家大剧院戏剧场外围长廊有山西古戏台木雕微缩模型的展示;山西博物院展厅,有山西古建筑木雕微缩模型的陈列;大专院校讲台上实验室里,有榫卯结构的木雕微缩建筑模型用作教具……在刘晓辰的讲述中,这项技艺大有来头,有着悠久的历史,木雕模型技艺源于古代的“烫样”。烫样是什么意思?
  在古代大型建筑动工前,先把小模型做出来。比如故宫保存的“样式雷烫样”就是圆明园、颐和园部分建筑动工前的设计模型,通过模型直观地让皇帝对建筑物的布局和造型进行审阅,同时根据模型计算造价与所花费用。除此之外,“烫样”也可以说是古建筑的“立体图纸”,匠人在营造建筑物的过程中据此进行施工,几百年来,以“烫样”为基础,演变到现在成为了古建筑模型制作技艺。
  在华夏大地上众多的古建筑中,雄伟壮观、典雅高贵的应县木塔,始终是一个特别的存在,应县木塔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世界最高木塔,是中国古建筑中的瑰宝,世界木构建筑的典范。如此庞然大物,大小部件若干,却没用一个铁钉子,全部靠着斗拱柱梁镶嵌穿插而成。刘晓辰的基地中制作出来的应县木塔,就是完全复原了它的结构与技法。刘晓辰随手拿起几个小小的部件,十分熟练地就咬合到一起,“我手里拿的这些部件,就是应县木塔里靠榫卯成型的斗拱部件。”木塔模型完全是手工榫卯结构组起来的,而这些榫卯,正是藏在木头里的灵魂。一榫一卯,暗藏玄机,巧妙无比;一转一折,浑然天成,天衣无缝。
  “应县木塔的实物,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个巅峰之作,我们做这个模型,就是传承实物的制作方法和古代的传统技艺。”说起应县木塔木模从研发到定型,刘晓辰有话要说,这在他的创业路上,有着非凡的意义,“最开始是爱好,喜欢飞檐挑角的应县木塔,想把它做成缩小版的,没想到,却开启了广阔的产业发展之路。”
 

报社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 710003 陕西教育报刊 版权所有 陕ICP备08105011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