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树立“五个意识” 让课堂更高效
——读《高效课堂技术解码》
  □王旭东
  最近,潜下心来品读了王红顺等编著的《高效课堂技术解码》(以下简称《解码》)一书,结合对新课标的理解和日常教学中的感悟,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要有“五个意识”方可彰显“高效”的课堂。
  要有“学习意识”
  教学是一门实践性的活动,而语文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中国自古关于实践都有自己的经验——“举一反三”“博采众长”“熟能生巧”等。综合来看要做到三方面:一是注重学习他人的经验做法和先进理论;二是将自己的认同点进行反复实践应用;三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有所发挥的技巧迁移。《解码》一书中提到了“高效课堂的课后复盘”,笔者认为,在教学提高的过程中,不但要对自己的常态课进行“复盘”来达到“拨乱反正”的目的,更需要对名师、能师、良师的课堂和理论进行复盘以达到“青出于蓝”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有终身学习、自我提升的持续动力和执行力。
  要有“差别意识”
  教育是一种面对人(学生)的社会性活动,它具有自身的特殊属性。由于学生个体之间性格特点、认知方式、思维方式、情感特点、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差异性,我们在带领学生共进课堂这个“蛋糕”的时候就不能搞“平均主义”;在不同年级、不同群体之间也要避免“一成不变”。这就要求教师充分领会“因材施教”的精髓,一是在课堂教学分组中要有差别意识,合理分配、机动调整、适时流动;二是在导学案设计中要有差别意识,既要设计不同层次的梯度性题目,又要设计有所差别的针对性题目;三是在作业设计上要“大锅菜”和“小灶”相搭配。
  要有“问题意识”
  课堂的高效源自学生的学习动力,而激发学习内动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课堂问题”的任务驱动功效。“整个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任何时候都应鼓励学生提问。”“问题,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是教学内容的疑问式表达,体现的是教师对文本教学价值的理解与定位。”一个好的问题可以将课堂学习活动串成一条线,可以引导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深度思考……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精心设计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习得方法,在问题的解决中达成知识的构建和能力的养成。例如在整本书阅读中,为了避免流于形式,让学生真正读进去,我们可以找到具有可以聚合作品内容和涉及作品中局部与细节的问题,以“问题”切入作品,引导和推动学生的阅读。
  要有“放手意识”
  当前的课改已经由“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的理念转变,这就要求教师进行角色转变,由“台前”走到“幕后”,真正实现“放养式”教学。所谓“放养”并不是说教师任由学生“自生自灭”,而是作为组织者、导航者、促进者的身份,在“先学后教、交后再教”的高效课堂核心理念下,留给学生充分的自我“动手”空间,通过独学、对学、群学的途径实现“主动”“会学”的“自然生长”。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充分做好学情预判和教学活动组织的准备工作,避免“蜻蜓点水”;学习过程中要给学生留足空间和时间,避免“走马观花”;教师点拨要根据课堂生成适时精准地实施,避免“喧宾夺主”;学生展示要估计整体、注重实效、摒弃表演,避免“一盘散沙”。
   要有“育人意识”
  教育的本质是“立德树人”,而语文学科因其善于熏陶、感染的特点而更加独具丰富的育人价值。正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所言:“语文课程在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增强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立文化自信、培育时代新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能力可以让学生在终身学习的漫长过程中走出一条“捷径”,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可以让学生的内心世界绚丽多彩,对民族文化的感情和精神成长可以让一个人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放大课堂流程的育人价值”,通过语文学科本身的“润物无声”和施教者的“言传身教”影响学生,给学生建立“修身养性”的信仰,激发学生真实向善的人性,实现学生的精神成长和课堂的育人价值,得到受教者的“内化认同”。
  “五个意识”之间有着相互联系的关系,“学习意识”是开展高效课堂的前提,“差别意识”“问题意识”“放手意识”是高效课堂实施的重要手段,“育人意识”是高效课堂的终极目标。我相信,在课改浪潮的推动下,在无数教育工作者实践探究的智慧结晶下,我们的课堂也定会由高效走向更高效。

报社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 710003 陕西教育报刊 版权所有 陕ICP备08105011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